账号:
密码:
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文武大明郎在线阅读 - 第八章 山长考校

第八章 山长考校

    听闻燕十七的话,张先生目光灼灼地盯着对方。片刻后,发现对方的眼神中,毫无退散之意,便也挥挥手随他去了。

    燕十七此刻身上这身飞鱼服,还是很有威慑力的。

    张先生的反应,仿佛在燕十七意料之中。张先生没有说话,他也没有开口。就这样跟在王秉德的小短腿后面,向着书院内部走去。

    感受着这稍显压抑的气氛,王秉德脑子也在飞速运转着。张先生对燕十七的态度,和此前在宁波府看到的,那些百姓们见到燕十七的态度前后一对比,不难发现,张先生对锦衣卫这个身份的忌惮少了很多。

    或者说是,有忌惮,但却谈不上惧怕。

    或许这就是有功名的好处?王秉德前世的历史知识有限,由于年岁关系,平日里也甚少能见到这些。此时看到了,不由得就想得多了些。

    “山长,宁波王秉德来了。”

    站在山长房间门外,张先生开口轻喊两声。

    “进来吧!这位大人是?”

    未见人,先闻声。一个浑厚的大嗓门,差点惊呆了正在观察山长房舍的王秉德。在王秉德目前所见到的为数不多的两个读书人里。

    无论是自己的父亲,还是身旁的张先生,都是一副细声细气的小嗓门。穿着一身道袍似的衣服,同时脑子还有点木木的,格外守规矩。和王秉德前世对古代士人的印象别无二致,冷不丁听到一个大嗓门不禁有点怀疑人生。

    “这位是燕大人,宁波百户所麾下。说是奉了王大人之命,必须亲眼看到王秉德安置好才肯离去。”

    “宁波百户所校尉,燕十七见过山长。实乃军令难违,还望山长见谅。”

    燕十七并没有在意张先生话里的软钉子。语气看似恭谦,但实则中气十足地开口向着山长拜了拜。

    “不妨事。秉德尚幼,王大人放心不下也是情有可原。既然如此,几位就随我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这位山长脸型方正,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国字脸。下巴上留着一撇山羊胡,仿佛道袍似的便服领口开得很大,颇有点放荡不羁的味道。

    嗯,按照明代审美来说。眼前这浓眉大眼国字脸,的确当属帅哥之列。再加上这有些放浪的打扮,自己莫不是遇到了一个大明版的“海王”?

    “宁波府神童王秉德,对你我可是早有耳闻呐。今日一见,不说其他,这聪慧肯定是有的。”

    在王秉德观察着山长的同时,山长同样也在观察着自己这个未来的学生。看着面前不远处的这个小短腿,两颗小眼睛滴溜溜地在自己身上乱转,最后竟然还噗嗤一声轻笑出来。

    一点没有别的学子初见自己时或是拘束,或是紧张的表现。再加上王秉德才三岁左右的年纪,顿时令山长来了兴致。

    一边说着,一边不等王秉德说完“拜见山长大人”之类的屁话,一把拎起王秉德的衣领,提溜着走进屋内,将王秉德丢到自己附近的一张座椅之上。

    看着山长动作,燕十七想了想没有出言。进入屋内后,只是静静地坐在下首一张座位上,仿佛屋内的发生的一切都和自己没有关系似的。

    “山长大人过誉了,秉德才疏学浅当不得山长夸赞。”

    眼看着燕十七一副“你们看不见我”的样子,对自己此前的求救信号视如无睹。王秉德只得老老实实地对着不远处坐下的山长拜了一拜,嘴里谦虚着。

    这家伙明显不按套路出牌,哪有人这么对自己学生的?!哪怕自己年纪小也不行吧,预感到自己未来黑暗的王秉德,很是从心....

    “哼,人小鬼大。老夫周山,字泊寓,以后可以叫我泊寓先生。”

    “泊寓先生.....”

    还未等王秉德在心中吐槽一下这颇似后世哪个酒店名字的雅号,浓眉大眼的山长便开口打断道。

    “多的话就先不说了,先待老夫考过你再说。若是过了老夫这关,来日方长,咱们有的是机会闲叙。若是过不了,哪来的,打哪去。”

    “是,请泊寓先生出题。”

    泊寓先生的话听上去有点不客气,但却很对王秉德胃口。丑话说在前面,在不违反个人原则底线的情况下,事情成或不成,面上都还算过得去。是以在听到泊寓先生的话后,当即从座位上跳下来,双手合拢放在胸前拜了一拜。

    “好,听奉廉说,你已通读蒙学书籍,是与不是?”

    王秉德干脆利落的表现,不禁令泊寓眼前一亮。原本就觉得眼前这小子,心思聪颖,如此一看,这心智怕也是上上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泊寓先生内心的小九九王秉德自然不清楚,但这也并不妨碍他中气十足地回答对方的问题。

    开玩笑,明代的蒙学教材基本上就是《三字经》,《千字文》一类的玩意。且不说前世小学就读过,就说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来的文科高材生。那么多理解,文言文翻译题都是白做的吗?

    “为人子,方少时,亲师友,习礼仪。此话何意啊?”

    “人年幼时,应亲近师长与良友。并从他们身上学习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和礼节。正所谓,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小子认为应时时保持谦虚,向各位前辈,同窗学习。”

    没有在意王秉德回答中夹带的私货。泊寓先生倒是对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这句话来了兴趣。

    “你读过《论语》?”

    《论语》作为儒家代表之作,在明朝同样是科举考试的重点。明代科举选题范围主要集中在“四书五经”,更是以程朱理学为主流思想。所以大部分读书人家中有《论语》或者《十三经集注》之类的书,泊寓先生并不意外。

    让他意外的是,王秉德这个三岁娃娃居然能看懂《论语》。

    要知道,这年头可是没有拼音也没有字典的。想识字,几乎都是靠老师言传身教一个一个字教着认的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一个三岁娃娃不仅看过论语,更是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。

    泊寓先生对眼前这个娃娃,顿时来了兴趣。